美國是一個崇尚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很多人都是從小在家族的宗教氛圍浸染下成長起來的。大部分的宗教都提倡待人要善良真誠,並強調要扶助弱勢群體,這對一個人的心靈秉性的養成,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大有助益。來到異國他鄉的新移民,需要努力適應新環境和結交新朋友,難免經常會感到孤獨和無助,這時候向他們伸出溫暖懷抱的,常常是這些無私的宗教團體。咱們ALC的投資人陳阿姨,也受到基督教的感召,成為了教會的一員,為她退休來美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和非同一般的意義。
陳阿姨今年50多歲,移民來美國之前就在國內的單位辦了提前退休,就打算著要來這邊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美國有新鮮的空氣,優美的環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和世界最頂尖的醫療技術,特別適合養老。本以為退休生活多少會有些枯燥和無聊,沒想到陳阿姨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教會的志工,不經意間參與到教會活動,也慢慢融入其中,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剛來美國那會兒,陳阿姨特別發愁一件事兒,就是完全聽不懂英文。去超市、餐廳什麼的,雖然可以比手畫腳,外加手機翻譯來和老美溝通,但是總免不了因為語言障礙而辦不成事兒。這天,陳阿姨去轄區的交通局申請駕照,雖然去之前就已經托人在網上幫忙填好並列印了申請表,想著過來直接交上去就好。沒想到到了視窗,工作人員卻指著表格用英文和她嘰裏呱啦地說了一堆,陳阿姨完全沒聽懂,直接懵了。看著陳阿姨的表情,工作人員無奈地搖了搖頭,轉頭就對著大堂開始廣播。沒過一會兒,一個亞裔面孔的小姑娘就走了上來。原來剛剛工作人員是在問現場有沒有會中文的人可以幫忙到視窗翻譯。小姑娘剛見面就親切地用帶點英文腔的中文對陳阿姨說:“阿姨您好,我來幫您翻譯。”隨後就和工作人員聊了幾句,轉過頭告訴陳阿姨:“他們需要您在表格的最後一頁簽上字才可以收表格。”陳阿姨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因為自己不懂英文,就瞎折騰了大半天。
交完表格,陳阿姨松了口氣,趕緊和過來幫忙的小姑娘表達感謝,兩個人就聊上了。小姑娘的名字叫Cindy,爸媽是80年代來美國的臺灣移民。Cindy從小在家都和父母講中文,而且一家人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Cindy得知陳阿姨剛剛移民來美國,就邀請陳阿姨去參加她們教會每週六的免費英文課,由教會裏的年輕人給新移民們教英語,Cindy自己也會經常在那裏教課。留下了Cindy的聯繫方式和教會的位址,陳阿姨這週六就馬上跑去教會上課了。
從上英文課開始,陳阿姨認識了許多教會的朋友。原來除了有給新移民的免費英文課,教會也會給社區提供其他的志願服務,像是清理街道、慰問老人院、發放食物給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等等。教會的人都非常有愛心和奉獻精神,積極熱心地幫助各種弱勢群體。自己得到教會的幫助,又想到平常自己有很多空閒時間,陳阿姨也抱著感恩的心意,參與到教會的志願活動中去。
如今在美國享受退休生活的陳阿姨,因為加入了教會活動,生活不但不會無聊,反而非常充實和滿足。教會平常固定會有讀經會、演講和佈道,週末會有免費的語言、生活課程,還經常舉行各種樂善好施的慈善志願活動。陳阿姨只要一有空就會積極去教會參加活動,奉獻愛心。基督教幫助和感染了陳阿姨,她也因感恩的心意去幫助更多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向世界傳播善意,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The End
文章來源:ALC走進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