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投資移民申請人的普遍概念是家境殷實,生活條件不會很差,基本沒有生存方面的壓力,不需要為了生計而忙碌奔波。但世界是多彩的,多彩的世界裏總有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對於生活方式的理解和選擇都是不盡相同的,因而每個人描繪出的生活也都各自閃耀著獨特的光彩。
ALC投資人丁丁來自江蘇,在父母的幫助下,於2015年底獲得移民簽證來到美國,目前在加州一所大學讀書。同許多在美國讀書的學生一樣,丁丁的家境不錯,父母事業成功,他又是家中獨子,所以父母總是想要讓他在生活品質上能夠高於平均水準,儘量給他充裕的資金在美國生活。可是,丁丁本人並不這麼想。
“皂哥,我可不想一直花他們的錢,美國是個獨立的社會,我現在也成年了,又有綠卡,可以工作,所以我有必要自己養活自己。”在2015年初次見面的時候,丁丁就有這個想法,對小皂如是說。
“你父母讓你在生活上得到富足,是想讓你能專心讀書,不用為了別的事情分心。”小皂說。“可是美國的孩子不都是自己供養自己嗎,而且學習好又自己賺錢的同學有的是啊,這對人本身都是一種鍛煉。”丁丁仍然堅持己見。於是,在轉年,丁丁就開始了勤工儉學的生活。他選擇了一份特別的職業,利用課餘時間開“優步”(Uber)。
丁丁從2016年2月份開始當Uber司機,剛開始一小時約15至20美元,收入不是非常穩定。但他表示若周日一整天都在開車,一小時平均約可賺20美元。Uber司機有評分制度,新手上路5.0滿分,乘客與司機雙方打分。若司機的評價降到4.5以下,可能就會被勒令停止開車。丁丁說他曾遇到華裔退休長者開Uber賺外快,但因為外語能力不佳,所以常與乘客不歡而散,甚至獲得負評,最後失去Uber駕駛資格。這是華裔司機常常出現的狀況,丁丁本身在大學讀書,英文水準過硬,所以對這一點並不擔憂。Uber剛開始收取司機20%的平臺服務費,後調整政策,前40名乘客,抽25%服務費,40名後的乘客抽取20%費用,以此激勵司機多載幾趟乘客。最近又改成全部抽取25%的平臺服務費。儘管Uber駕駛的薪資調降,但還是有不少獎勵,如新司機只要透過推薦碼註冊,達成75趟載客數之後,就可以獲得百元獎金,推薦人也同時能獲取獎金。在“尖峰”(Surge)時段,如車多擁擠、上下班期間,車資也會加乘。
丁丁目前已經完成了200趟Uber駕駛,獲得額外獎勵。他在特定時間,早上7點到10點,下午5點到11點載客,會獲取最高資。時薪約有35元。但要達到這個標準,需滿足三個條件。平均每小時完成載送1.5名乘客;收到呼叫訊號,回復載客的點擊率達80%;完成載客請求率達20%。
根據共乘司機交流網站therideshareguy.com消息,也有司機各出奇招不理會Uber公司的獎勵。有個司機說,本來很緊張回復率搞低了,後來為緩解工作壓力,他挑乘客(評價4.6以下不接受)、挑近的(6分鐘以外不接),回復率因此低到47%,公司也只是傳幾個簡訊查問一下,而他的時薪還從32美元升高到35美元,評價也維持在一般司機的4.87水準。
因為丁丁住在華人區,所以乘客多半是華人,他觀察發現,華人外出也是去到華人區,所以他的工作範圍多在聖蓋博(San Gabriel)、鑽石吧(Diamond
Bar)、羅蘭崗(Rowland Heights)一帶,偶爾到了比較繁華的地方,如聖莫妮卡(Santa
Monica)海灘,就會有很多短程乘客。有時乘客還沒送到,就會被呼叫,準備載另一位客人,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般情況是等待3到5分鐘就會有客人需要接送。
丁丁曾載過兩位喝醉酒的女乘客,她們在車上吵架,最後大打出手,到了目的地後還不願意下車,這趟車程他得了負評價,只拿了1分。不過他還是覺得對於初來乍到的新移民而言,Uber司機是個不錯的工作選擇,一來是可以接觸美國社會,通過和客人的交談可以粗淺的瞭解美國的文化和民生,也能借此獲得鍛煉英文口語和聽力的目的。二來工作時間靈活,尤其對於學生來說,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但也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重要的是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慌張,保證自己的安全仍然是最重要的。
丁丁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他打算幹到今年年中就不幹了,因為課業變得比較緊張,而且需要開始找公司做實習,不過這2年多的Uber司機經驗對於他來說的確是一段蠻有意思的經歷。
The End
文章來源:ALC走進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