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驚訝的發現,我不假思索的上路,因為出發的感覺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滿了可能性。”這是摘自美國作家傑克.
凱魯亞克在1957年發表的自傳性小說《在路上》中的一段話,小說描寫了青年學生薩爾為追求個性自由,與狄安等一夥男女開車或沿途搭車橫穿全美,直至墨西哥的故事。小說在問世時飽受爭議,毀譽參半,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此書足足影響了一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被公認為是“垮掉派”文學中的代表作。而在此書有了中文譯文版後,同樣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影響著一代熱愛自由,對一切未知充滿期待的文藝青年們。
華子是ALC的一位投資移民申請人,今年30歲,四年前遞交移民申請,現已進入永久綠卡的審批過程中。華子為人灑脫,生性不羈,極度熱愛旅行,喜歡挑戰新鮮刺激的生活方式。像許多80後文藝青年一樣,在中國讀大學的時候,深深地被凱魯亞克的小說吸引,對書中主人公一行人在路上流浪,狂歡,體會孤獨和寂寞,完成對自我實現的探索等經歷嚮往不已,也期待能有一天擁有類似的生活體驗。
“不是有句話麼,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倒是覺得這話靈感應該來自董其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總之我是覺得旅行這個事情特美好,路上的風景和未知的人群總能讓人增加對自我的認知程度。”華子如是說。
“最近一次出遊是什麼時候?”小皂笑著問到。
“去年和我朋友走了一趟,一路半徒步半搭車去了紐約。”
“紐約?!搭車去可是不近啊。”小皂驚了。
“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走這麼遠,為什麼是紐約等等問題,其實要我說的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想要實現一次長距離徒步搭車的經歷,去哪並不重要,出發就好,其實如果沒有目的地會不會更好?”華子撓了撓頭說道。
“總之,只要在路上就對了。過程一定是非常精彩吧?”小皂饒有興趣的問道。
“嘿嘿,那是自然。”
因為時間有限,當天華子在ALC總部並沒有和小皂聊得太多太細,後來通過幾次電話又瞭解到更多零碎的資訊,由於全部行程歷時1個多月的時間,無法以口述的形式全部歸納總結,所以華子著重聊了路上遇到的幾個有趣的人,以及幾次新奇的經歷。
華子和他的一個朋友大浩倆人結伴而行,朋友將他們送到洛杉磯附近的18號高速公路,由此搭車旅行開始了。搭乘他們的第一輛車的車主竟然是日本人,讓華子頗感意外,因為他覺得亞洲人整體來說還是偏保守,不太敢搭載陌生人上路。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這個日本人竟是在接下來的全部行程中唯一出現的亞洲車主,雖然在意料之中,這多少還是讓華子和大浩感到一些失望。日本車主將他們從洛杉磯一路帶到了大熊湖,一番遊玩之後,在一所小酒店內住下結束了匆匆的第一天。
接下來的幾天,沿途走走停停,華子二人輾轉來到美國著名的66號公路。此公路曾經屬於美國公路系統,始建於1926年11月11日,於1938年才宣告全程完工。它起始於伊利諾州的芝加哥,穿越密蘇里州,堪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斜貫美國版圖一直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後來延伸至聖蒙尼卡Santa
Monica),跨八個州,三個時區,全長2450英里。
66號公路曾是通往美國西部的主要通道,對沿途的許多地區的經濟幫助極大。靠這條公路經商的人們由於公路的出名而逐漸富裕起來。也正是這些人,在66號公路即將被“州際高速公路系統”取代時奮力爭取這條公路的生存。不過最後還是因為不再能勝任日益繁忙的州際交通而被迫退役,於1985年6月7日從United
States Highway System(美國公路系統)中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州際高速系統)。現在,此路在伊利諾州,新墨西哥州以及亞利桑那州中的路段被定為National Scenic Byway
(國家景觀旁道),取名Historic Route 66(歷史遺產66號公路)。於是66號公路以此面貌又重新回到了美國地圖上。
巧合的是,華子二人經過的這段66號公路上有一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基地,只是當時的他們並不知曉。由於在天黑之前也未能順利找到酒店,所以二人索性在路邊搭起帳篷就地而眠,結果第二天早上被一名穿著迷彩服的士兵叫醒,方得知前一天竟然露宿在海軍陸戰隊的基地內。於是,華子二人睡眼惺忪的接受了大兵的一番盤查後,迅速離開了基地,並暗自慶倖沒有被當做恐怖分子逮捕。事後華子在電話中驕傲的對小皂說:“恐怕全世界也沒幾個人敢在美國海軍基地內搭帳篷睡一宿的,哈哈哈。”
在離開海軍基地後,華子和大浩遇到了一個好心的車主,名叫Mike。Mike原本只是打算開車去4英里之外的朋友家閒逛,不過在聽說華子二人要搭車橫穿美國後,立即決定送二人一程,這一程竟然送他們到了260英里之外的城市Needles!Mike是一名修路工人,他的父親也是修路工,並參加過66號公路的修築,所以對此公路有著極為深厚的情感,愛屋及烏,對於行走在66號公路上的背包客也是有求必應,只要路上看到有需要搭車的行人,肯定會帶他們一程。到達Needles之後,Mike建議他們可以嘗試一下搭乘火車,於是華子二人決定坐火車到亞利桑那州的Williams市。可華子萬沒想到這火車一等就是3個小時,原本夜裏一點的火車,竟然淩晨4點才到,Mike在找到一家酒店後,又跑回到火車站一直陪著華子二人等到火車到來,這讓華子和大浩異常感動,臨走時二人和Mike相互擁抱,彼此祝福,然後告別!雖然這一生可能不會再遇到彼此,但是Mike的簡單淳樸以及路上給他們的幫助一直感動著華子二人。其實想想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在每一站會遇到不同的人,從人海中來,到人海中去,相聚時努力歡顏,分離時用力告別,然後上車,繼續趕路。
在到達Williams市之後,二人繼續搭車前行,很快便進入的大峽谷地區。雖然之前華子自駕途經過大峽谷,但徒步旅行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如果駕車旅行算是欣賞風景,那麼徒步就應該是感受風景。峽谷的壯闊深深的震撼著華子二人,不禁感歎造物主的神奇。在一番遊覽後,二人找到了位於南峽谷區的露營地,營地的設施設備齊全,衛浴,洗衣房和超市一應俱全。這讓疲憊奔波了幾天後的華子和大浩欣喜不已。到了晚上,營地來自山南海北的住客們自發的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彼此分享著各自從遠方帶來的故事。其中一個白人青年叫做Joseph,在華子二人到達營地之前就已經紮營,Joseph很瘦,看上去歷盡滄桑,應該是個一直在漂泊的流浪漢,他說他曾在西雅圖生活並有一個樂隊,由於生活上的變故,開始了流浪,雖然生活困苦,但他非常享受這種漂泊的日子,華子說他根本感覺不到這個人身上由於窘困而產生的悲涼情緒,反而從他身上體會到一種發自內心的簡單和樂觀,從他爽朗的笑聲中能聽到的是單純和自由所帶給他的快樂。“有的人選擇在路上,有的人註定在路上。”說到Joseph時,華子不禁感慨道。
在營地愉快的生活了兩天后的清晨,華子和大浩準備繼續上路,分別時Joseph拿出他的口琴,對華子二人說:“我沒有什麼可送給你們的,就送你們一首曲子吧。”於是便吹起了Bob
Dylan的Forever Young。
“不知是由於臨別的心情,還是那動聽的口琴聲,我當時突然特別想哭。”華子說完後沉默了幾秒,接著說,“不知道現在他在哪里,總之希望他一切都安好吧。”
沿著路途一直行進,路上看到的風景,遇到的人,在很久之後想起會讓人倍覺美好,這些經歷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的豐富而清澈。聽著華子說到這裏,想起凱魯亞克在《達摩流浪者》書中的隻字片語,平靜孤獨,快樂幸福,在這條沒有行人的路上,那鑽石般的光芒,永遠年輕,永遠的熱淚盈眶。(上完)
The End
文章來源:RCH走進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