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論文 >> 其他
律師介紹
attorney join in
其他

美國身份盜竊猖獗,專家建議9妙招自保!
流覽次數:2746    添加時間:2020/1/8    來源:美國新聞


身份盜竊歹徒的作案手法五花八門,即使自認精明的人有時也大呼上當。身份被盜後,除了損失錢財外,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及精力抺去歹徒留下的痕跡。專家說,防患未然是很重要的,並建議九種自保方法。

根據捷福林策略與研究所(Javelin Strategy & Research)2019年的調查,2018年全美超過1,400萬人成為身份盜竊的受害者。最近出現的翻新手法是,使受害者以為收到銀行寄來的經過雙重身份驗證的短信。

看起來欺詐仍然猖獗,消費者能做的是自保。以下是福克斯新聞引述專家建議的九種方法:

1. 分享資訊前要三思而行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在臉書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資訊,似已成了生活中的樂趣之一。某個人今天的吃喝玩樂以及食衣住行,只要他(她)上傳到社交媒體,即使遠在他方的親友,都能立即按個贊。

不幸的是,在與親友分享資訊時,駭客也拿到了這些資料。因此,將資訊上傳到社交媒體前,務必三思而行,花一點時間閱讀傳送資訊的條款,以及對在網路上發佈的內容保持謹慎。

千萬不要將個人資訊貼在社交媒體上,例如住家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個人資訊。

2. 刪除不再使用的帳戶

大約2005年到2008年,MySpace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網站之一。現在它已不存在了,但是有許多人忘記了刪除他們的帳戶,這等同于向網路作案者打開大門。

專家建議,積極主動整理及刪除不再使用的所有帳戶。這可能需要很多工作,可以借助AccountKiller,簡化流程。

3. 妥善保存個人醫療保險資訊

根據網路安全公司Carbon Black的調查,84%的醫療保健機構表示,過去一年來遭到網路攻擊的次數有所增加。

這意味著網路罪犯一直將目標鎖定在醫院和診所,因為這裡不但有病人的資訊,還有醫生和保險公司的資料。駭客將這些資訊放在Dark Web上出售,內容繁多,包括健保卡等。醫療身份被盜用的消費者,不僅可能被他人使用醫療保險福利,還會被拒絕承保。

專家說,為了保護自己的醫療資訊,千萬不要隨意地與人分享醫療保險卡,如果保險卡遺失,應立即通報保險公司。

此外,應避免在網路上發佈有關健康問題的資訊,記住,讓詐騙份子對個人資訊的瞭解越少,是更佳的自保之道。

另外,專家說要仔細檢查所有對帳單或醫療費帳單,如發現不明的支出或服務費,請盡速與保險公司或醫生聯繫。

4. 永不點擊郵件中不請自來的連結及文檔

眾所周知,欺詐者會在網路上發出釣魚電子郵件,引誘人上當,人們很容易發現這些郵件存在大量的語法和拼寫錯誤。不過,詐騙者的技術也更上一層樓,發出的郵件幾乎無懈可擊,即便是專家也很難發現。

因此,防範網路釣魚詐騙的最重要規則是避免點擊惡意連結,這意味著永遠不要去點擊郵件上的Web連結,或打開沒有要求對方送來的PDF附加檔等文檔。

5. 線上點擊“購買”前要注意

現在網購很方便,可以省去前往購物中心的許多麻煩,但是網購也存在很多身份盜竊犯罪。最常見的是線上刷卡購物時,歹徒會竊取消費者的信用卡資訊。

這是否意味著要停止線上購物?沒有必要這麼做,只要採取適當防範措施即可,例如檢查購物平臺的網址是否安全,網址的開頭是否為https,如果不是,請在其它網購平臺尋找要購買的東西。

此外,留意某些網購平臺,它們有時會提供難以置信的折扣或免費商品優惠券等,這些可能會誘惑消費者上鉤,以獲取信用卡資訊的陷阱。

6. 不值得冒險做這件事

人們最容易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是,將手機等設備連接到不安全的Wi-Fi網路。每個人都希望節省上網的費用,但是在咖啡店或機場等場所加入公共Wi-Fi網路,絕對是一個糟糕的主意。

詐騙分子通常在這些公共網路守株待兔,等著受害者自投羅網。如果非不得己必須使用公共網路,請使用VPN連接。

7. 保持電子設備在最新狀態

雖然花錢購買最新最好的智慧手機並不是很經濟,但是,如果所使用的舊電子設備不支援最新的更新軟體,可能會讓個人資料面臨被盜風險。

這是因為許多作業系統的更新,都會包括最重要的安全補丁,可以防止騙子竊取個人資訊。

8. 注意老式間諜手法

儘管歹徒的作案技巧及工具一直在翻新,但是一些老式間諜手法至今仍歷久不衰,例如小偷會翻找垃圾桶,希望找到受害者可能扔掉的個人資訊。

因此,在將敏感文件丟進垃圾桶前,先將它們徹底碎掉,這些檔包括銀行對帳單、財務報表、醫療帳單以及其它任何帶有識別資訊的東西。

另外,下次在公共場所使用電話付款時,需要告知對方信用卡資訊時,千萬注意要“輕聲細語”。

9. 小心家有內賊

記住,即便在家中也不能太大意,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親友有時也可能是身份盜竊者。

因此,必須將密碼和重要文件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在家中隨便擺放包括社會保險卡(號)和銀行資訊之類的檔,將這些敏感文件鎖在抽屜、櫃子或保險箱中。


文章來源:美國新聞 

點擊排行
關閉 在線客服 USLawChina微信
掃一掃 諮詢更便利
跨國 搬家 遷廠 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