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近來對申請美國簽證的申請者們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在申請時提供他們的社交媒體資訊。與此同時,美國也在收緊人們合法移民來美國的機會,庇護申請也包括在內。
據《國會山報》(The Hill)報導,這項政策會給言論自由帶來威脅,收集與監測簽證申請人的社交媒體帳戶會影響到人們從事網路活動的自由。在沒有明確規定哪些內容是不合理的情況下,為了確保申請不會受到影響,社交帳號的用戶們可能會在判斷自己的線上言論時因過於小心謹慎而“出錯”。
新政策最有可能影響到少數群體,尤其是少數族裔和宗教少數群體。對很多人來說,除了被用來與朋友和家人聯絡感情,社交媒體還是他們獲得新聞與資訊的主要管道。
暫不清楚這些資料是會被存檔還是會被使用,或者是否會被轉手交給其他機構以作他用。
紐約大學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近來發佈的一項報告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尤其是其下屬的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很可能會與聯邦、各州及地方政府機構,甚至是外國政府分享這些資訊。
在國內沒有能夠保證數百萬申請人的資訊能被安全存儲的機制的情況下,這些資訊極易被洩露。
目前已公開的報告中幾乎未能得出監控社交媒體內容能夠給保護國家安全帶來好處的結論。相反,這種資料更容易遭到誤解,尤其是在一些內容使用的是除英語以外的語言並且很多機構都在使用自動工具審查社交媒體內容的情況之下。這樣的監控將引發針對個人的誤判,而申請人幾乎沒有能夠為自己辯護的管道。
此外,此舉還將對全球互聯網自由造成威脅。
《網路自由》(“Freedom on the Net”)報告發現,各國政府傾向於互相學習,他們會把類似於他國家政府的限制政策和措施用於治理自己的國家,尤其是那些不夠民主的國家,它們通常會引用民主國家的措施來佐證自己所實施的壓制性政策有多麼合理。
放眼全球,已有多國政府表現出對監控社交媒體內容的興趣。鑒於有這一模式,各國政府可能會拿美國的這項新政策來證明限制言論和侵犯隱私的類似政策是正當的,這些政策可被用於限制移民、拒絕公共服務,或作為跟蹤記者、人權維護者和追蹤其他批判政事的用戶的藉口。
此外,如果其他國家紛紛效仿,採納相似的政策,那麼美國國民在申請訪問別國時也會被要求提供此類隱私資訊。
美國國務院應該撤銷這項政策,國會也應對此開展嚴格審查,以確保這項簽證新政會被推翻。
為打擊數字威權主義的興起,美國必須要做推進互聯網自由的領導者,而不要做制定破壞互聯網自由政策的帶頭人。
文章來源:僑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