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空氣,民族文化包括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比如:飲食、衣著、住宅等屬於物質文化,而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人際交往和傳統習慣等則屬於精神文化的範疇。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民族文化十分強勢;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中華文化經過長期沈澱,底蘊豐厚。在美國工作、生活過或旅遊的中國朋友,對中美文化的差異可能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認識。這裏我從兩個民族文化的差異說起。
一、是傳統習慣的差異
美國人非常強調自由,個人主義觀念強烈,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有一點給我印象很深,那就是美國人非常重視法律和規章制度,強調個人自由的同時,是以不違反法律和規章制度為前提的。中國人也強調自由,但在遵章守紀方面的意識相對淡薄一些。舉個例子,在公交車、地鐵、辦公室等國內公共場合,我們常常會發現許多年輕人吸煙、聽音樂、大聲講話甚至赤膊上陣,為什么?因為他認為這是他的自由,他人無權幹涉,至于這些行為是否會影響他人,他並不太關心。西方的年輕人也常在公共場合有這些行為,但他只有看到有“禁止吸煙”、“請勿大聲喧嘩”這類標語提示牌,或者有人告訴他這裏禁煙、禁止大聲喧嘩,絕大部分的西方人會自覺將煙滅掉,降低說話聲音。至于在公共場合聽音樂,戴上耳塞已成為一種習慣,目的就是不要影響他人。
明白了中美這種傳統習慣的差異,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在餐廳吃飯,中國人非常喜歡熱鬧,甚至許多馬拉松式的談判,到了餐廳,酒杯一碰,一高興,生意就談成了。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將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不分彼此,吃飯、喝酒陪客也是工作,猜拳擦掌,喝的開心,吃的熱鬧就達到了目的。
美國人不同,他們將工作和生活分的很開,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吃飯品酒是享受,吃飯時是極少談到工作的,一般不會主動在餐桌上談生意。因此,美國人吃飯喝酒不圖熱鬧,只圖享受,人也不多,大都是三三兩兩,慢慢品,低聲聊,喝不喝酒,無人勉強,喝多少你自己決定,他不會給你灌酒。
親戚朋友初次見面,中美人士都有互送禮品的習慣,但中國人和美國人送禮的傳統卻大不相同。美國人送禮,大都選擇別出心裁的小藝術品、小手帕、小卡片等,價值多少不重要,有紀念意義即可,美國人一般是不送煙酒的。中國人送禮,大多選擇名煙、名酒、名茶、保健品等,價值太低了不行。在接受禮品時,中美傳統習慣顯而易見:美國人接到對方贈送的禮品,要說“謝謝”並喜歡現場打開包裝盒,試戴一下,贊美一番,稱很合適,自己很喜歡一類的話。中國人接受禮品,喜歡故意推辭一下,說“不用”、“不要”之類的話,以示禮貌。美國人接受禮物時是不能推辭的,推辭的意思是嫌禮品不好或價值太低,自己不喜歡。
二、是語言文字的差異
中國文明曆史悠久,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語言文字。中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嚴肅性,說話委婉,強調措詞,抑揚頓挫、標點符號都認認真真。因此,官員講話大都拿著講話稿,為什么?怕說錯被人笑話呀!所以許多官員甯可講大話、空話、套話,也不能講錯話,力爭讓人聽起來舒服,怕聽眾議論自己沒水平。
美國不同,他們開發比較晚,建國不過兩百多年,美語是在英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與美國人相比,中國人在現場表達能力方面比較欠缺。我們許多人參加過面試,或者當過主考官,我也面試過不少人,發現我們許多中國人不太善于現場表達。我曾經錄用過一個下屬,本科畢業,知識淵博,但不善于表達,膽子小,每次彙報工作三言兩語就沒了,你再問到工作詳細情況,他就答不上來。後來我讓他准備一張紙,寫一個簡要提綱,每次彙報工作就圍繞這個題綱進行。我認為這不是我們中國人嘴笨,而是在我們讀書期間,缺少這類練習。
再比如,我們在許多交際場合介紹自己,會介紹自己的年齡、籍貫,有的人甚至連自己的住址、未婚都介紹了,還有的介紹自己的家鄉的風景,歡迎大家前去遊覽等等。美國人在做自我介紹時,一般是不會介紹這些內容的,他們認為這個是自己的隱私,自己不講,你也不該問。這就是語言和交際上的差異。
三、是人際關系的差異
我們中國人非常擅長人際交往,廣結四海朋友,大家都認為朋友多了路好走。因此,無論是政府辦事,還是去購物、談生意都希望找朋友,沒朋友的托朋友去找朋友的朋友。為什么呢?因為中國人相信朋友、重人情,連打廣告都越來越重視口碑宣傳了。
有朋友在政府部門工作,你去辦事就方便多了,委托朋友辦事不僅可以熱情接待、少跑路、辦事快,還可以優惠,少花錢,可以不用按正常的流程走,特事特辦。多年前我們返鄉,在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在等候的近二十分鍾,工作人員為他們的朋友辦理了結婚證,手續費免交,還熱情送他們出門,待我們辦證時,一副冷冰冰的臉,沒有一絲笑容,像審問犯人一樣,手續費收了100元。後來一位在行政服務中心的同學告訴我,其實當時辦理結婚證收費是每張10元。只可惜我們當時高興,急于去拍婚紗,連收據都忘了索取,投訴都無門。這就是朋友辦事和陌生人辦事的區別,類似的例子相信讀者朋友能列舉很多。
總體來講,美國人的人際關系比較簡單,人情比較淡,老百姓比較重法律。加拿大是美國的鄰國,有些傳統文化與美國接近。我一位深圳的朋友幾年前移民到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老公的哥哥是該市的一位基層官員。她告訴我,加拿大華人較多,但找她老公的哥哥辦事的朋友極少,為什么呢?她說不是他不肯幫,而是加國檢察官對此監督很嚴,不敢幫;另一方面就是,加拿大絕大部分人是英國和法國人的後裔,華人所占比重不超過4%,歐洲人自主意識比較強,甯可多花錢也不願麻煩朋友,辦事走後門會被人看不起,是自己無能的一種表現。
相反,咱們中國人從購家電、買車、購房,到交稅、交罰款、談生意,只要是能找到朋友關系,我們許多人會想盡一切辦法找朋友出面協調,不找關系你就吃虧了,有朋友關系不用容易被人笑話,笑你傻冒。如果找到朋友,朋友有權力、有能力而不幫忙,朋友還不能直接拒絕,這就是咱們中國複雜的人際關系。朋友難做嗎?難做,好朋友更難做,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前面說過,美國人將工作關系與私人關系分的比較開,他們認為工作中有分歧、有矛盾很正常,但工作分歧不影響他們的私人關系,他們不會將工作中的矛盾帶到生活中去。舉個例子,美國國會議員常為一些法案爭得不可開交,各執一詞,但他們爭在當面,背後不說風涼話,只要離開會議室,就淡化分歧,不會借工作問題搞人身攻擊、打擊報複。當然,反過來,他們也很難利用私人感情來影響工作,並不會因為我們是朋友,工作中我就支持你的觀點,放棄自己的立場。多年前我在美國企業工作時,就常遇到類似的例子,有一次我看到兩名美方高管在會議室拍桌子,一位將文件扔的滿地都是,另一位奪門而去,但會後我竟然看到他們在一起聊天、喝咖啡。這種情況在中國幾乎不可能發生,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中國人將工作關系和私人關系交織在一起,私人關系好,工作關系就更好,彼此很容易相處和配合,相反,如果工作關系破裂,則私人關系也難以保持完好。
四、是社會教育的差異
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應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方面的有效結合。毛澤東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並不妨礙他成長為國家領導人;比爾。蓋羨沒有讀完大學,但卻成就了他的軟件帝國。這說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和比爾。蓋羨等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社會經曆和社會教育一樣讓他們成長。
中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學校教育,出現了像孔子、老子、荀子等這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見人們對讀書人的重視程度。但對于社會教育,我們並不十分重視,“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比如:看到不懂事的孩子在故意破壞公共設施,隨意吐痰,捕殺鳥類,辱罵他人等不良行為時,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不是親戚朋友的孩子,大多數人選擇了沈默,見怪不怪,久而久之,離開父母和老師的孩子便失去管教和約束,間接助長了其壞脾氣和不良行為的養成;長大以後,他又將這些壞脾氣和不良行為帶進工作和生活中去,聽不進他人善意的勸告和教育,我行我素,經常將這樣的話挂在嘴邊:“你管得著嗎”、“關你屁事”、“這事跟你沒關系”、“請你少管閑事”……就這樣,一方便我們不願去管教別人的孩子,也管不了,孩子也不服從,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長期以來我們重視學校教育,輕視家庭教育,忽略社會教育。
如果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遇到搞破壞、不守紀的分子,會有老百姓舉報,那時大家的社會管理意識很濃厚,“愛管閑事”的人多,現在淡化了,大家認為這是政府的事,別人的事,與自己無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行了。
相對而言,美國比較重視社會教育。無論是在公園、街頭,還是車站、碼頭,只要發現你迷路,路人會主動揍上來問你是否需要幫助;你帶狗進公園,就會有“愛管閑事”的人指著告示牌提示你;你的孩子在水塘邊嬉水,路人就提險他這裏危險;你在火車上抽煙,就有人指著警示牌提示你,如果你還繼續抽,他會將列車員請來……總之,一定有人士來教育你,他的話不一定中聽,幫你成長嘛!美國人認為這是一個公民的義務。中國人看到這類行為大多選擇忍讓,能忍則忍,能讓則讓,似乎沒看到,沒人願意來教育你,他認為教育了但得罪了你,自己又不受益,管那么寬幹什么。
五、是社交禮節的差異
稱呼是社會交往中的重要禮節之一。
中國封建統治達兩千一百多年,強調上下有別,等級觀念比較強,稱謂比較講究。無論正式還是非正式場合,稱呼上司大部分用的還是頭銜,沒幾個人敢對老板和上級直呼其名。稱呼不知道頭銜的人士,則以先生、小姐居多。至于自己的父母和校長,我們更不敢當面直呼其名,否則會被罵沒大沒小,沒教養,沒禮貌。在中國,如果你找某官員辦事,則更要注意稱呼了,不僅姓氏,頭銜都要正確,絕對不能錯,喊錯了他認為你不是在找他。假如你直呼其名,則會惹他不開心,會認為你沒將他放在眼裏,不尊重他。
截止目前,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商務活動越來越頻繁。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只有我們了解中美文化的差異,才能更好地制訂政策,因地制宜的開展工作。並且,越了解對方的文化,就越容易包容對方的文化,容易與對方加強交流,求大同,存小異,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君子和而不同”,這是孔夫子的觀點。
文章來源于:http://www.chinahrd.net/zhi_sk/jt_page.asp?articleID=18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