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20,而GDP總額卻是世界GDP總額的1/3,2002年人均GDP為3.862萬美元,居世界前列。人均住房建築面積
毋庸諱言,美國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裏,這種集中的趨勢還有繼續發展之勢。1980年5%最富的家庭收入相當于國民收入的14.6%,到2001年,這個比例提高到21%。
美國這個國家富,不等于每個美國人都富,美國也有窮人。他們的窮人標准,按家庭人口多少而區別,一般以平均2.6口人家庭年收人在2萬美元以下、單身家庭年收入在1萬美元以下,被視為窮人。這些人中,根據不同情況會得到州或聯邦政府的減免稅收並獲得救濟金。一個當過郵遞員的人告訴我:他給一家非裔人送信,身材高大、肥胖、挺著肚子的收信人,一邊嘴裏啃著排骨,一邊問:“我的救濟金支票來了嗎?”這一小鏡頭說明,即使是吃救濟的人,也是有肉吃的。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表的年度報告資料,2002年美國有窮人3500萬人,占總人口的12%。在這些窮人中,46%已購買並擁有自己的房子,54%住獨立住宅,36.4%住政府提供的廉租公寓,9.6%住汽車房屋。這些窮人家中,73%有小汽車或卡車,99%有冰箱,97%有彩電。據我的觀察,隨著經濟的發展,美國富人與窮人占有財富數量的差距有拉大之勢,但窮人的實際生活水平還是在不斷改善。在我們中國人的眼裏,擁有冰箱和汽車的人怎么還算窮人呢?實際上,在美國沒有汽車寸步難行。我在美國生活的幾個月,最感不便的就是不會開車,出不了門,最近的超市也在好幾公裏之外。一般家庭周末到超市購物一次。因此,冰箱和汽車在那裏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
當談到美國的富有與貧窮時,不能不談到美國社會主流的中產階級。美國年收入在5萬至15萬美元的家庭算是中產階級即白領階層。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赴美留學和工作10年以上的,多數屬于這一階層。這些人一般都有房子、汽車,生活的質量也比較高,但是,最近幾年美國經濟滑坡,就業率低,許多中產階級生活壓力增大,心態緊張。女兒跟我說,她們買了房子以後,每月開銷沒有5000美元過不去,其中還房貸1500美元,地稅500美元,汽車貸款、汽油和保險1500美元,水電、煤氣、電話、電視支出500美元,吃穿用花銷1000美元,扣除這些支出後,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每月的開支都要精打細算。一個在美國工作超過10年的朋友說,這些年錢是掙得越來越多,但感覺是越來越窮,不知不覺中加入到“等薪族”(經常要盼著下次薪金支票快點到來)的行列。即使收入稍微寬裕一點的人家,也不輕松,因為經常面臨失業的危險,一旦失業,房貸無著落,房屋就會被強制拍賣。一夜之間可能變成為窮光蛋。所以工作不能有半點懈怠。
(資料來源:學習時報——旅美掠影(上)
http://www.studytimes.com.cn/txt/2004-11/09/content_570022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