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跟我一樣,在世界觀形成的初期,關於抗日這段特殊的歷史,我們一直接受學校的正面教育。我們耳熟能詳小兵張嘎、劉胡蘭、王小二這些抗日小英雄,但沒人告訴我們抗日期間,在雲南,曾經有這樣一群美國年輕的飛行員,他們自願來到中國,在隊長陳納德將軍的帶領下,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造就了一支聞名世界的“飛虎隊”。在對日本的31次空戰中,“飛虎隊”共擊毀敵機200餘架,給了日寇致命性的打擊,“飛虎隊”損失了14架飛機,並從日本手中奪回了對中國西南省份的制空權。許多內地著名大學如北京
、清華、燕京、南開等遷址到雲南,來到這片相對安全的土地,那些大學後來組成“西南聯大”,楊振寧曾就讀西南聯大。讓我們一起重溫資料,還原一段不廣為流傳的歷史!
1941年,陳納德將軍應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授權組建“中國空軍美國航空志願隊”。“Flying
Tiger飛虎隊”名字的由來是因“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而得到了“飛虎”的別名。
1942年初,日軍佔領緬甸後切斷了滇緬公路,中國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基本中斷。為了把抗戰急需的大批物資運進中國,美國和國民黨政府聯合開闢了一條從印度東北部到中國雲南昆明的全天候戰略物資運輸空中航線。這條全長800多公里、橫跨喜馬拉雅山脈的航線,沿線山地海拔均在4500到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米,山峰起伏連綿,猶如駱駝的峰背,故而得名“駝峰航線”。這也是世界航空史和軍事史上最為艱險的一條運輸線。
抗戰勝利後,時任記者的陳香梅被派去採訪陳納德將軍,由相知到相愛,於1947年舉行婚禮。2010年,記者杜靜採訪了陳納德將軍的遺孀85歲高齡的陳香梅,在回憶這段歷史時她說:他們(美國“飛虎隊”成員)當時來到中國的時候都很年輕,大多20歲出頭,都是作為志願者參加援華抗日。這些年輕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冒著生命危險參加援華抗日,是非常可敬的。陳香梅女士說:當年科學技術還很不發達,在惡劣天氣預測等方面還缺乏有效的手段,忽強忽弱的氣流以及經常發生的暴風雪、雷電和冰雹,再加上日軍戰鬥機的圍追堵截,飛機隨時都有失事的危險。因此飛“駝峰航線”是非常危險的。很多隊員“飛虎隊”是在飛行“駝峰航線”執行物資運輸任務時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戰後美國官方資料顯示,美國空軍在持續三年零一個月的援華空運中,為中國空運各類戰爭物資65萬噸。美國空軍在“駝峰航線”上一共損失飛機468架,平均每月達13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共計1579人。
當我把看到的這些數字寫下來的時候,眼裏噙滿了淚水。讓我們多瞭解一些真相吧,還原歷史,對任何一個政黨、對任何一個有正常思維能力和正常是非觀念的個人都沒有壞處!
文章來源於:加州姐姐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