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一條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有線電視新聞網根據旅遊網站Expedia的調查,發現美國人在今年平均有14天有薪假(不包括10天的聯邦假),但只用了12天的有薪假,還有兩天假放棄不用。有限電視新聞網根據這個調查,得出結論說美國人今年作廢了2.26億個假日。
根據勞工統計局(BLS)的統計,2011年美國的全職工作者平均年薪為39416美元,按每週工作五天計算的話,日薪約152美元,2.26億個假日的價值約等於343億美元。換言之,每個美國工作者每年放棄兩天的假日,看上去似乎不多,但合計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我對這條新聞感興趣的原因,並不在於放棄假日的價值有多少,而是覺得從總體上看,在發達國家,美國人早已超過日本成為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也是休假天數最少的國家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還要將兩天的有薪假浪費掉,有些不可思議。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2009年美國人的年平均工作時間是1768小時,超過日本的1714小時。與西歐的許多國家相比,美國人的工作時間顯得更長,英國是1648個小時、法國是1554小時、德國是1390小時,而荷蘭只有1378小時。與荷蘭相比,美國人多工作了390個小時,按一天8小時工作計算的話,幾乎多工作了49天。
美國人的14天有薪假,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幾乎只能墊底。據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統計,西歐國家的有薪假至少為20天,法國、芬蘭、德國等則多達30天。而最讓美國人不解的是,美國是世界極少數幾個、也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沒有全國性法律規定提供帶薪育兒假的國家。歐洲國家的帶薪育兒假大多超過20個星期。不少國家有超過一年的帶薪育兒假,比如丹麥、立陶宛、挪威、斯洛文尼亞、瑞典等。美國在1993年通過的“家庭及醫療放假法”(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雖然也規定員工因為家庭或健康原因,最多可以休12個星期的假期,但這些假期基本上是無薪的。
美國人假日本來就比較少,卻還要放棄假日不用,究竟是何原因?一種解釋是因為經濟不景氣,不少人負擔不起外出旅遊的費用,所以就縮短休假的時間。還有一種解釋是由於現在失業率比較高,找工作不容易,許多人擔心休假時間過長,會影響工作的穩定,弄得不好休假回來就失去了工作,所以寧可不休假或少休假。另外一種解釋也與裁員有關,主要是雇主為了減少人力成本,採取減員不減工的方針,讓較少的員工做更多的工作,使得員工根本沒有機會休假,逼得員工自動放棄休假福利。
除上面提到的幾種原因外,我覺得還有兩種可能。一是有不少員工主動少休假,將多餘的假期捐出來,給有需要的人使用。此外,還有一種可能是今年沒有使用的假期,按大部分雇主的規定,可以推遲到明年使用,所以也許有部分人會將多餘的假日積累起來,以後使用。
文章來源:美國駐華大使館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