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睡覺,下車拉尿,景點拍照,一路暈頭轉向,回到家什麼都不知道。”
很多人都這樣形容出國旅遊。不過,不管中美關係如何,不管來美國簽證是否麻煩,不管回到家知道些什麼,人們還是喜歡旅遊,特別是出國旅遊,特別是到美國旅遊。
幾年和幾年前,在美國很多地方,人們看見亞洲人面孔,會問:你是日本人?
現在,人們看見亞洲人面孔,會用一句半生不熟的中文:你好,中國人?有點熟悉中國的外國朋友甚至還會問:你講廣東話還是國語?
美國的好多著名景點,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成群集隊的亞洲人,這些差不多都是中國來的旅遊團。
本來想學學時髦,像電影裏經常用的那樣:本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坐,但我下面的內容不是虛構的,只是這些事情不是發生在一個旅遊團,是從好多旅遊團裏歸納總結出來的,但我這裏還是要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這篇文章,寫起來結結巴巴,畢竟這是我不熟悉的行業,如有不妥,見諒。
出門旅遊,肯定離不開導遊。說到導遊,大家想到的除開他們為大家提供的一切方便之外,當然還會想到導遊讓旅客買東西,這一買東西當然被宰。在導遊這個行業,這幾乎是一種潛規則。導遊沒有底薪,羊毛要出在羊身上,不是有一本書《叫我如何不宰你》,“知道我在宰你嗎?”人地生疏,語言不通,在國外更離不開導遊,對導遊的依賴性就更重,我們的導遊說:“你不被我宰,還是要被別人宰,倒不如我來宰”。
不過,宰人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況且現在出門旅遊特別出國旅遊的人也不是等閒之輩,要宰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看看我們的導遊有哪些“絕招”。
為了寫這篇稿子,還專門約當導遊的朋友聊天,這位導遊朋友特幽默,可愛,開著玩笑,半真半假講到了從接客到送客,怎樣怎樣的過程
一、接到客人:“歡迎來到孤獨的天堂”,不是人們常說:中國是“好髒好亂好快活”,美國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嗎?所以美國華人導遊用那樣的開場白。當然要講很多注意事項,安全,語言等等。人地生疏,一開始你就自覺不自覺地聽導遊的,導遊是你唯一的親人。
二、住的地方,儘量在郊外,酒店價格便宜外,有利於控制客人,因為有些旅客來美國就跑掉了,離開旅遊團,留在美國不回去,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讓客人沒有機會自己買東西,所以住的地區儘量離市區遠,晚上回到住處,四周黑麻麻的,想跑也沒有地方可以跑,例如:旅遊團到紐約,差不多都是住在曼哈頓對面的紐澤西。
三、玩的儘量累,把你的時間排得滿滿的,你根本沒有自由活動的時間,有朋友接應,也不會出去。
四、玩累了,快要回國了,出國一趟,總得買點紀念品給國內的朋友們吧,這時候你就像菜板上的魚,任導遊帶到哪家店。
導遊一般都會把旅客帶到專門賣回國紀念品的地方,這些商店一般都不會在臨街的店面裏,往往是在樓上,電梯上去以後,就不太方便到街上的其他商店買東西,導遊一般都會在門口,一有人出來,就說,不安全,不方便,時間不多等等理由,讓客人不要出去。如果你說要抽煙,他就會帶你到早準備好的過道或者房間,這樣就無法比較這裏的商品價格和其他商店價格的高低。第二天就要回國了,沒時間,將就買吧,每個人饑不擇食,大包小包,店主臉上笑開了花,導遊心裏樂滋滋。這種地方平常不開門,只是針對旅遊團,有團來了,就開,特別為旅客服務。
有些客人問:為什麼在這裏買的東西比在中國買的還貴呢?
據說有遊客買護肝方面的藥,別的藥店12美元一瓶,這裏58美元一瓶,店主說這是美國最好的保護肝的藥品,結果標籤上還有中文“金牛牌”。
國內人很喜歡的黃油,美國其他商店1美元一瓶,在這裏20到30美元一瓶。
擦臉的美容品,返老還童,擦一下年輕10歲,擦2下年輕20歲……有些人一下子就買幾十瓶,幾十到幾百美元一瓶,有人一買就幾十瓶。
店主回答:你看到的肯定是中國製造,這可是美國製造!然後你就只能說:哦,原來是這樣的!
我問導遊一般什麼時候拿回扣的錢呢?客人下去,假裝回去看看,還差誰呀?全車的人都在等你呢……這時候就是和店主結賬的時候,包括在餐館,導遊走在最後,清點人數是理由,拿回扣是真正的原因。
有趣的案例:滿滿一車人,天天在一起,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的,各處景點,忙的了不得。在車上就有人問導遊,要買貴重的包,手錶,在哪里有便宜的?導遊講解,全車人聽得熱血沸騰,強烈要求導遊帶路去買。導遊說這樣可不行,是違法公司規定的,線路上沒有這個安排。於是眾人導遊說服幫忙,導遊不好意思,半推半就幫了遊客的忙,帶到那些東西的專賣店。眾人感恩不盡,大買特買,人家導遊多好啊,美國感謝不是空口白說的,趕快給導遊小費,導遊不小心就賺了幾大百小費。當然,大筆的錢,還是來自於那位帶頭要他幫忙的“遊客”,原來那個所謂的“遊客”不過是個托兒,他們都是一夥的,嘿嘿!
又來一有趣的案例:一大群遊客到達導遊帶到的購物地點以後,來自各地的口音的服務人員,“哎呀,大哥,聽你的口音是從重慶來的呀,我也是,來美國10多年了,你是我碰到的第一位老鄉,異國他鄉,碰見老鄉不容易,一定要好好招待你”,“這裏的東西一般,你是老鄉大哥,我給你看看我們倉庫裏保留的,一般不給外人……”寫到這裏,同學們是不是覺得這場景好熟悉哦……這位重慶大哥回到中國,拿出那位老鄉推薦的東西,和其他人買的東西一比,貴了好多,被親愛的老鄉特殊照顧了。原來,在這支隊伍來之前,導遊就已經電話告訴了商店,哪個客人是哪里,哪個是大款,要買什麼東西,所以就遇到了熱情的老鄉……
還有另外的一下旅客,經過幾次大家都買東西的考驗,還是立場堅定,沒有下手,到最後的最後,實在萬不得已,想買點西洋參,本來車就路過好多家西洋參店,但這些都不是導遊的根據地,於是導遊開車繞道,描繪了他熟悉的那家西洋參店,還說,明天我休息,如果有事情需要幫忙,通知我,這些天我們在一起,相處得很好,誰叫我們是朋友呢。
客人自己去,導遊打電話給店主,描繪那個客人的長相……心裏美滋滋,又一個豬頭上當了……結果老第二天,老闆來電:“你說的那個豬頭沒來呀?”
“咋沒來呢?明明說得好好的,那豬頭不是拿得滿滿的幾大包西洋參嗎?”結果這豬頭有人在這裏,幫他買了,導遊和店主竹籃打水。
不過,跟我一起聊天的那位導遊朋友說,他們經常在旅途中有客人建立了友誼,成了好朋友……
客人也覺得導遊應該得到他們應有的收入,畢竟,導遊付出了辛苦的勞動……
文章来源:美国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