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月子公司並不屬於正規的醫療單位,如果發生意外狀況,孕婦家人很難通過法律途徑追究責任。而據業內人士說,每年洛杉磯的月子公司行業都難免會傳出幾樁事故和“命案”。
赴美生子,風險幾何
《環球》雜誌記者/郭曼桐(發自華盛頓)
《環球》雜誌記者/郭爽(發自洛杉磯)
《環球》雜誌記者/易萱(發自北京)
性別、膚色、種族、國籍和生身父母,往往被人們視為“天意”,不能隨意選擇。但出於入籍、移民、轉移資產等各種考慮,越來越多父母,不惜花費重金、歷盡艱辛試圖改變這種“天意”。他們遠赴重洋赴美生子,滿懷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一切真的能以“美好”結局嗎?
隱性花費多
馬女士在2011年秋天和丈夫飛赴洛杉磯生子。據她介紹,生孩子的全程共計花費了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近19萬元)。
這還算是便宜的。馬女士說:“因為醫生、醫院、待產方式、月子中心的條件各自不同”,每位產婦的生產花費都有差異。
原本,醫生和馬女士都認為第一胎最好選擇順產。但最後進產房助產時,護士才說她的情況要選擇剖腹產。馬女士無奈地說。“選擇剖腹產,我的生產費用一下就貴了1萬多元(人民幣)。”
美國洛杉磯一家臺灣月子公司的老闆介紹,每年都有產婦在手術中出現狀況。“生產過程出現狀況總是難免的,可一旦情況複雜起來,醫院方面的花費可能比原本的生產費用高出幾倍……手術大出血可能產生住院急救費用,新生兒情況不穩定需要進保溫箱,一周的花費就要3萬美元。”一旦遇到這些問題,那‘生子旅遊’的美夢便一朝化為萬劫不復的夢魘。
馬女士居住在一家洛杉磯華人月子中心的別墅。“那時,六位產婦同住一棟別墅,都是單人間,月子裏有兩個阿姨輪流照顧寶寶。”據她介紹:“待產時,產婦每月每人1700美元,而丈夫想要陪護,則另需繳納每月1000美元的護理費。”
如此計算,這對夫妻待產時每月就要花費近2萬元人民幣的食宿費用。而在孩子出生後,由於增加了嬰兒護理費,月子公司的收費還要增加30%,每月高達3萬元人民幣。
馬女士說,除了月子公司的常規花費外,孩子出生後各種兒科檢查和為新生兒辦理種類繁雜的證件,也都使那些經歷過赴美生子的家庭有種“積少成多”的吃驚。
為招攬生意,很多月子公司都在宣傳時刻意隱瞞了諸多“隱性”花費,而對於很多中國父母因為對此缺乏瞭解也都沒有將其計算入生子預算之中。
對於那些帶著美國“小天使”回家的中國父母,家庭的赴美生子的隱性支出還遠沒結束。“孩子的中國旅行證每兩年要更新,美國護照也需每五年更換新證。”上海媽媽莎莉不禁向記者抱怨,每隔幾年都要帶孩子到美國換證件,每次一去又要花費數萬元人民幣。
讓孩子保持外籍身份,在本地上幼稚園、小學、中學,但高額的贊助費、借讀費卻令事先沒有預期的家長愁眉不展。
據福建的孫女士介紹,孩子帶回國內,也就享受不到美國的社會福利,有個頭疼腦熱的都要自己掏錢。“現在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外籍身份就成了一個難題。之前在幼稚園的時候,每學年就要交近萬元的贊助費。現在要上小學了,借讀費也很高。假如孩子上私立、雙語國際學校,花費就更是‘無底洞’了。而且孩子畢竟沒在國外呆過,和外國孩子一起上課也不好適應。”
孫女士坦言,生孩子之前並沒有考慮到後期費用如此之多。
與孫女士不同,喬旭和丈夫選擇給美國孩子上中國戶口。
出生在美國的小兒子是這個家庭的第二個孩子。對於肚子裏的“小二”,夫妻倆都選擇花20多萬元人民幣去美國生孩子,“考慮超生在單位影響不好,另外還要交高額罰款,還不如出去生。”
回國後考慮到沒有中國戶口的孩子未來將會面臨種種不便,喬旭的丈夫於是花費“重金”通過特殊管道幫兒子落下了戶口。
戶口剛落下,生二胎的罰款單就來了。
目前,我國的超生罰款數目不一,從幾萬到幾十萬元都有可能。近幾年,甚至還屢屢冒出超生被處“百萬罰款”的案例。讓人咋舌的“高額罰款”,以及單位、公司的種種行政處罰,使得一些想要二胎、多胎的家庭開始傾向於“出國生”這條路。眾多赴美生子的家庭中,生二胎的家庭佔有相當比例,很多父母都在“超生罰款”與“生子旅遊”之間進行過艱難權衡。
像喬旭一樣,很多中國家長都想赴美生子逃避計劃生育規定,但其往往打錯了算盤。因為按照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規定,夫妻雙方均為我國內地居民,在國外、境外生育的子女回我國內地居住,辦理了入戶手續或兩年內累計居留滿18個月的,在適用各地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規定時,應當計算入該家庭子女數。
如此,打著超生“曲線救國”策略的家庭,不但撿不到“便宜”,還要面對孩子雙重國籍的尷尬身份和花費給孩子上戶口的“特殊”費用。
難保美麗心情
對於那些富裕家庭,單憑雄厚的經濟實力就能完全放心、踏實地赴美生子了麼?
從進入機場,準備離開中國的那一刻,中國產婦們就需事事謹慎,掩飾身份,以免暴露美國之行的真實目的。
當27歲的莉莉將要登上前往美國的飛機前,她就給自己做了一點小小的偽裝:松垮的裙子,盤起的長髮,一個不大不小的手提包。她小心翼翼地把包包擋在肚子前面,儘量表現“自然”神態。
雖然,外表看來和一般出國旅遊的中國女孩一樣。但莉莉的心中卻是忐忑不已,總是擔心自己6個月身孕的肚子會暴露目的——生個美國娃。
去之前,仲介公司就給過莉莉許多提示:穿衣服要儘量寬鬆,不要顯露肚子;挑選白人的海關工作人員,沒有亞裔那麼眼尖;說話的時候要把背包自然地放在肚子前面……他們甚至還教了莉莉一些走路和回答問題的技巧,讓她熟記酒店的詳細
信息,還有目的地的主要景點。對莉莉來說,出行準備就像高考復習——不但每天精神緊張,還要日日復習英語。
“十二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很多時候我就只能看著表倒數時間。”下了飛機,莉莉就被專車接到了事先聯繫好的月子中心。儘管住宿條件還不錯,兩個人一個房間,但周圍沒有一個親人朋友,還是讓第一次出國的她倍感寂寞。
飲食住宿條件簡陋,在莉莉看來都可以忍受,但情緒壓抑的問題總讓她苦惱。
因為接近預產期,莉莉的情緒波動越來越大。為化解內心焦慮,她只想能出門呼吸新鮮空氣,但莉莉所在的月子中心規定,孕婦每週只能出門3次,每次大約3個小時。很多次,莉莉都只能在房間獨自落淚,感覺像是一個人來美國坐牢。
居住的時間長了,莉莉漸漸發現,在自己住的地方附近,還有很多類似的為中國孕婦服務的月子中心,同樣是沒有營業執照,同樣小心謹慎。因為就在莉莉來的前不久,當地員警剛剛關閉了幾家類似的無營業執照的月子機構。
由於美國沒有“月子”一說,所以當地華人開的這些“月子中心”自然拿不到營業許可證。有時為了競爭,同一地區的月子中心甚至還會主動給當地警察局打電話,以販賣人口、虐待兒童、環境不整、噪音過大等為由舉報競爭對手,引得員警上門查證。因為擔心月子公司被查封,不但老闆日日擔心,就連居住于此的孕婦們也總是惶惶不可終日。
錢女士2011年在加利福尼亞產下了一對雙胞胎,但談到這件喜事,她卻表示當時“心情很不佳”。
作為38歲的高齡產婦,錢女士一個人來美國生孩子。剛下飛機,錢女士就發現撲面而來的除了美國的清新空氣,還有巨大的孤單感。“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單,一個人呆在月子中心,周圍都是國內各個地方的孕婦,大家誰都不認識誰。出去逛街,英語交流上也不是那麼順利。”
那段時間,錢女士和家人的交流也只是偶爾通通電話,但由於時差,很多時候心裏難受卻打不了電話,壞情緒都積壓在了心裏。據錢女士透露,最悲慘的要數員警檢查的時候了。“我們最怕的就是員警來檢查,當時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怕孩子生不成,被遣送回去。”
雙重身份隱憂
以華僑身份享受中國九年制義務教育;以留學生身份輕鬆進入中國名牌大學;小孩21歲全家辦移民,省350萬元以上……這是很多赴美生子仲介公司都會打出的廣告,然而事實卻難以像廣告裏說得這麼稱心如意。
同國內一些想要搭著新生兒“落地公民權”的順風車、遠赴太平洋彼岸生個“美國寶寶”的准媽媽一樣,30歲的陳美也希望借此給她未出世的寶寶一個最美好的未來。
陳美和丈夫生活在上海,兩個人都在外企IT公司任職。
“絕大多數的准媽媽都希望‘美國人’這個身份可以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一份好的教育,和一份好的工作。對我來說也是這樣。”陳美說,“我們只是希望他(孩子)的人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而陳美口中所謂“選擇”,所要面臨的卻是複雜不堪的問題。
孩子生下來以後,是回國還是在美國成長?如果選擇在美國成長,那只要孩子選擇美國國籍即可。但如果打算帶回中國,問題也就接踵而至。
儘管在中國,華僑或是華僑子女可以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但對華僑身份的界定卻是“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或是雖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含5年)以上合法居留資格,並在國外居住。”
而對於赴美生子的寶寶來說,一般都是剛滿月就跟隨父母回國,根本不符合“華僑”身份的界定。為享受國內義務教育,一些人就想到了隱瞞身份的“雙重國籍”,抱著“反正可以18歲再選一次國籍”的想法,偽造一份國內的出生證明,申辦當地戶口,讓孩子入學。
對此,美國當局也早有準備。一旦得知有此種情況發生,便會當即取消其擁有美國國籍的資格。如果回國的孩子18歲前在中國上了戶口被外界得知後舉報,不僅因持有雙重國籍,觸犯了中國法律,同時按照美國法律,孩子實際也已經放棄了美國國籍。
就算是家庭有移民打算,想以後在美國享受高工資、高福利,也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根據美國的相關規定,年滿16周歲的美國公民如果沒有在美國工作並繳納定額的稅款,只能享受到最低等的社會福利。此外,擁有美國國籍的孩子年滿21周歲之後,如果想要全家移民的話,則必須提供經濟能力擔保、報稅證明等相關材料。
因此,十多年以後,持有美國出生證明的孩子,在中國生活多年,還能不能憑藉出生地成為美國公民,還存在著不小變數。
隱秘產業鏈,隱患何其多
據一位赴美生子行業的從業者粗略估計,僅在洛杉磯一地,大大小小的月子中心數量就超過一百家。今年,由於赴港生子因政策因素遇冷,更多的大陸年輕父母轉而選擇赴美生子,受此影響洛杉磯各個月子中心普遍生意火爆。
但是,就在月子公司在美國很多城市如雨後春筍發展同時,隱藏在這條紅火產業鏈背後的諸多安全隱患,也讓聞者頗感心寒。
一個名為“玲子”的網友在博客上聲討無良的月子公司說,她曾通過某月子中心來美國待產,但“接待人員態度很差,把我們安排到一個非常小的屋子,第一頓晚飯,很難吃的一些剩菜,還吃不飽。衛生、洗衣服都是孕婦們自己做。”
發完牢騷後,“玲子”高呼:“天哪!拿10萬元人民幣,就是這樣的待遇啊?”
《環球》雜誌記者也特意探訪了一家位於華人聚集區的月子中心。記者發現,所謂“月子中心”,其實往往就是迷你賓館。這家中心與周圍普通的居民房屋並無太大差別,既無懸掛醒目招牌,也沒有想像中熱鬧。一層平房內的六間屋子,各居住著一位孕婦和家人。月子中心的負責人王先生來自臺灣,已在洛杉磯從業17年。
據介紹,這家月子中心在洛杉磯算是中上等的條件了:每個孕婦家庭可享受十多平方米左右的小套間,房間內有床、電視機、床頭櫃、空調等設施,另配有一個獨立衛生間。房東除了提供住宿外,還提供幫助待產孕婦聯繫產前檢查等服務。孕婦的產檢都在熟悉的華人醫院,中心內醫生護士都說中文。
王先生聲稱:“就是一句英文都不會說也不要緊。”
在洛杉磯,月子中心以住宿環境和提供服務進行分級,服務項目越多,價格自然越貴。以全托的中檔月子中心為例,待產期每月價格約為6000美元。這些月子中心在孕婦產子後,還提供統一的月嫂服務,收費則還要高。
記者特別比較了同地區的房屋租賃價格,很多公寓不但面積比月子公司提供的客房寬敞得多,而且花費也能便宜很多,可見這項生子產業鏈中的隱藏暴利。
除了功能齊全的月子中心外,整個赴美產子已經形成了一條成熟隱秘的產業鏈,只要有錢,各個環節都能輕鬆搞定。甚至有一家臺灣的公司專門生產月子餐,標價不菲,每月2000美元。
其最大優勢在於,只要打電話,就能送餐上門。在當天月子餐單上,記者看到有沙拉、雞肉、土豆泥、麵包、咖啡、橙汁等,並無特別之處,而其中最大的賣點則是一份雞湯,號稱“孕婦必喝”。
如果從孕婦身上賺取高額利潤只是商人利慾薰心,事實上,遠涉重洋赴美產子產業鏈所隱藏的最大隱患,在於缺少法律保障。無論是月子中心,還是民宿,其實並沒有得到政府商業註冊,只能以家庭或私人經營的模式“偷偷”存在。一旦發生糾紛,人生地不熟的孕婦們常常處於弱勢一方。
按照王先生介紹,他所在的月子中心的孕婦客戶,大多來自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都是通過國內的代理商介紹慕名而來。
所謂“代理商”,從嚴格意義上講,只能被稱為美國月子中心的中國代理商。這些代理商所提供的合同,不包含簽證費用、機票和在美國生產時選擇醫院進行產檢和生產的費用,這在客觀上也是為了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
在美國,月子公司並不屬於正規的醫療單位,如果發生意外狀況,比如月子中心被查抄等,孕婦家人很難通過法律途徑追究月子中心在中國的代理商,因為它們早就規避了法律責任。
一位來自上海的孕婦付小姐,偷偷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聽說的案例,“有個孩子出生後,月子中心因為看護疏忽,窒息而死。因為無法定責,最後那家人也只能不了了之。”同時,還有孕婦因為醫生遲到延誤了生產時間造成新生兒因缺氧而患腦癱。
據一位四川籍從業者謝先生表示,由於員警和當地政府經常會派人來檢查,所以他所經營的月子公司在中心城區只提供待產服務,而真正坐月子的地方則安排在羅蘭崗地區員警不常去的山腳下。
“為了防止員警抽查,一些月子中心就讓孕婦們住在當地的民宿裏,日常生活起居、飲食都是自己料理,就更別提突發情況下的醫療保障了。”謝先生無奈表示,每年洛杉磯地區的月子公司行業都難免會傳出幾樁事故和“命案”。
文章來源於: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