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比弗頓有著俄勒岡州增長最快的移民群體,人口87000,一度是個農業區,如今成為俄勒岡第六大城市——而且移民比例高於俄勒岡州最大城市波特蘭。比弗頓是個多元化的城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今天,亞裔占比弗頓人口的10%,拉美裔占11%。比弗頓有很多組織為移民提供幫助。" />
薩爾薩市場(Salsa Market)受到尋找墨西哥食材的拉美裔和白人廚師的青睞。業主安立奎‧阿吉拉爾(Enrique Aguilar)來自墨西哥,2008年搬到比弗頓。
艾米‧馬丁內茲‧斯塔克
艾米‧馬丁內茲‧斯塔克(Amy Martinez Starke)擔任《俄勒岡人》(The Oregonian)記者兼編輯18年。她已在比弗頓居住19年,至今仍無法決定哪種烹調為自己的最愛:墨西哥、韓國還是印度?
漫步走過農貿市場,你會聽到各種語言,見到各式各樣的面孔。沿峽谷路(Canyon Road)開下去,在鄰近的各種市場,你可以買到清真食品或菲律賓五花豬肉。在高速公路兩旁,逛逛巨大的亞裔超市,其中陳列著新鮮的中國大白菜和京都水菜或者新鮮的韓國泡菜。向著市區開去,在街角會看到賣墨西哥煎玉米卷的卡車,聽到西班牙風格的班達音樂。在城市的北邊,你則可以品嘗到印度菜。
歡迎來到波特蘭市郊的比弗頓!這裏有著俄勒岡州增長最快的移民群體。人口87000的比弗頓,一度是個農業區,如今成為俄勒岡第六大城市——而且移民比例高於俄勒岡州最大城市波特蘭。
比弗頓的變遷
比弗頓最為人知的是,它是耐克(Nike)運動鞋公司全球總部所在地。過去40年來這裏發生了巨大變化。據英語作第二語言專案(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rogram)主管羅未未(Wei Wei Lou)說,比弗頓在十九世紀的定居者是北歐移民,現在公立學校學生中講從阿爾巴尼亞語到烏爾都語的80種語言,大約30%的學生會使用英語以外的一種語言。
比弗頓在1960年代迎來第一波新居民潮,先是韓國人和提加洛人(Tejanos)(原籍墨西哥的德克薩斯人)——後者是第一批拉美裔永久居民。1960年,比弗頓的拉美裔和亞裔人口不到0.3%。到2000年,比弗頓的亞裔和拉美裔人口比例超過波特蘭都市區。今天,亞裔占比弗頓人口的10%,拉美裔占11%。
市長丹尼‧道爾(Denny Doyle)說,在比弗頓的許多人看來,迅速重塑比弗頓的移民讓生活變得豐富。他說:“這裏的市民,特別藝術和文化圈人士,認為此地擁有種種不同的可能性,實在非常美妙。”
比弗頓的移民
58歲的西格‧烏南德爾(Sig Unander)在比弗頓長大,在波特蘭都市區的西班牙語媒體工作多年。他指出,新到比弗頓的墨西哥人大多似乎在城裏有家人。他說:“大家庭會有移民鏈。人們前往有一定關係的地方。”
現年50歲的格洛麗亞‧巴爾加斯(Gloria Vargas)是薩爾瓦多移民,在比弗頓市區擁有一家生意紅火的小餐館——格洛麗亞秘密餐館(Gloria’s Secret Café)。她說:“我愛比弗頓。我感到我屬於這裏。”1973年,在她十來歲時,母親把她帶到洛杉磯,她在1979年搬到比弗頓。1999年,她在比弗頓農貿市場(Beaverton Farmers Market)拿到一個令人垂涎的攤位。現在除了打理餐館以外,她在那裏有一個最受歡迎的小攤,每個星期六賣出多達200份薩爾瓦多玉米粉蒸肉——用香蕉葉而不是玉米皮包裝。她說:“他們一旦買過我的食品,總會再回頭。”
28歲的泰基‧蘇雷曼(Taj Suleyman)在黎巴嫩出生長大,近期遷到比弗頓,開始為來自許多國家的移民服務。他說:“這裏的氣氛很輕鬆。”蘇雷曼有一半中東血統,一半非洲血統。他說,比弗頓的多元化對他特別有吸引力。他在道爾市長設立由市府贊助的多元特別工作組(Diversity Task Force)供職。
原籍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哈克(Mohammed Haque),感覺比弗頓很歡迎外來者。他自豪地說,他的女兒甚至當選為所就讀高中的返校節皇后(homecoming queen)。
西維‧凡加(Shivi Vanka)主辦一個傳統印度舞蹈班。凡加來自印度南方,1986年搬到比弗頓。哈克和一批南亞人則改變了比弗頓北邊的貝瑟尼(Bethany)社區的面貌。這個區住著很多來自印度古吉拉突邦(Gujarat)的移民,比弗頓第一波南亞移民主要來自那裏。
在1960和1970年代汽車旅館和旅館業興盛時期,第一波南亞移民到達比弗頓,他們主要來自印度的古吉拉突邦。許多人買下小旅館,起初在波特蘭安家,後來搬到比弗頓尋求更好的學校和更大的院子。第二波南亞移民在1980年代的高科技繁榮期到來,當時軟體業和英代爾(Intel)及泰克(Tektronix)欣欣向榮。
市中心附近一家占地30000平方英尺的超市宇和島屋(Uwajimaya)成為比弗頓亞裔居民的彙聚地。曾任宇和島屋特別活動協調人的伯尼‧卡佩爾(Bernie
Capell)說,每天都有許多人來購買新鮮農產品。不過她說,宇和島屋最大的購物群體是白人。
比弗頓的亞裔人口當中有相當數量的韓國人,他們在1960年代後期和1970年代早期開始搬到這裏。據1978年來比弗頓定居的韓國人特德‧鐘(Ted Chung)說,他這樣的韓國移民有三個特點:一搬到比弗頓他們便加入基督教會——經常是衛理教會(Methodist)或長老教會(Presbyterian),以此作為聚集地;他們督促孩子在學校取得優異成績;他們行事低調。
鐘說他和其他韓國移民作為小企業主辛勤工作,經營食品店、乾洗店、洗衣房、熟食店和壽司店,並且為能供孩子上一流大學而生活節儉。
最近,中南美洲移民以及伊拉克和索馬里難民也加入了比弗頓社群。
眾人幫扶
比弗頓有很多組織為移民提供幫助。
比弗頓資源中心(Beaverton Resource Center)幫助所有移民獲得醫療和語言服務。索馬里家庭教育中心(Somali Family
Education Center)幫助索馬里和其他非洲難民安家落戶。比弗頓的一所小學甚至提出“縫合”設想——學生的家長在一起縫衣,以此歡迎索馬里班圖族(Bantu)家長,彌合巨大的文化差異。
歷史上是白人教會的比弗頓第一聯合衛理會教會(Beaverton First United Methodist
Church)等教會,現在提供移民牧師服務。所有教區的比弗頓教堂提供朝鮮語或西班牙語服務。
比弗頓市長道爾希望難民和移民領袖參與本市的決策。他設立了多元特別工作組,使命是“在比弗頓市構建包容和公平的社區”。特別工作組正努力打造面向所有背景的比弗頓人的跨文化社區中心。
比弗頓為移民提供的資源和熱情歡迎與眾多市民對自己新家表露的感情交相輝映。
現年40歲、來自索馬里的卡爾頓‧肯南(Kaltun Caynan),在2001年逃離內戰來到比弗頓,目前擔任索馬里家庭教育中心拓展協調員。她高興地說:“我很喜歡這裏。沒有人歧視我,每個人都對我微笑。”
沙赫黎亞‧艾哈邁德(Shahriar Ahmad)是來自孟加拉的工程師兼畢賴爾清真寺(Bilal Mosque)主管,在1985年移居比弗頓。他珍愛這個新國家。他說:“移民社群對於能夠遠離政治迫害、暴力、經濟困難、生活艱辛,心懷感激和珍惜。”
“我們在這裏,我們愛這個地方,我在這個國家得到的東西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我心裏明顯地偏愛這個地方。”
(此文系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網址:http://www.america.gov/mgck/)
文章來源: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摘自: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